2024年4月16日下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举行了第八十六期“风云英华”学术讲座活动。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作题为《亚洲高山区降水长期变化的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报告。周天军研究员现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海洋与大气领域专门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耦合模拟工作组委员等,是IPCC第5、第6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和气候模拟研究,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BAMS等期刊发表系列高影响论文。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科睿唯安地球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图1. 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尺度主导模态
本次报告中,周老师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陆地水储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到降水变化的显著影响。观测资料显示,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呈现出“双核型”的长期变化态势——即北部增多、南部减少,但是这种变化的驱动因子仍不清楚。周老师接着介绍了主导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年代际以上时间尺度变化的两个模态——“西风相关模态”和“季风相关模态”,并指出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双核型”变化主要由西风相关模态决定。
图2. 未来亚洲高山区降水变化以及降水格局转换的“拐点”
降水的长期变化受到人为外强迫(包括人为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等)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包括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等)的共同影响。周老师介绍了如何借助气候模式和“最优指纹法”等方法,针对两个模态分别进行检测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为气溶胶的不均匀排放和IPO位相转换分别通过影响“西风相关模态”和“季风相关模态”,共同塑造了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长期变化的“双核型”格局。最后,周老师介绍了利用CMIP6不同排放情景的模式数据,预估了未来亚洲高山区降水格局转换的“拐点”,并分析了人为活动引起的高原增湿在何种情形下会超过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影响。
周老师的报告系统地讲述了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双核型”变化以及未来喜马拉雅降水变化拐点的驱动因子和物理机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将近一小时的精彩报告得到了我院师生的热情响应,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就报告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Jiang, J, Zhou, T.*, Qian, Y., Li, C., Song, F., Li, H., Chen, X., Zhang, W., Chen, Z. Precipitation regime changes in High Mountain Asia driven by cleaner air. Nature (2023). Doi: 10.1038/s41586-023-06619-y